战国策

《战国策》也称《国策》,是一部独特的国别体著作,也可以说是一部独特的言论集、故事集。它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策士游说诸侯、国君的活动和说辞,以及一些相关史实和历史人物。它以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,反映了战国至秦汉之际的社会风貌和各国政治、经济、军事、外交方面的重大活动,生动记载了纵横家们的机智善辩、聪明智慧。
苏秦将为从,北说燕文侯

【原文】

苏秦将为从,北说燕文侯曰:燕东有朝鲜、辽东,北有林胡、楼烦,西有云中、九原,南有呼沱、易水。地方二千余里,带甲数十万,车七百乘,骑六千匹,粟支十年。南有碣石、雁门之饶,北有枣(粟)[栗]之利[1],民虽不由田作,枣栗之实,足食于民矣。此所谓天府也。夫安乐无事,不见覆军杀将之忧,无过燕矣。大王知其所以然乎?夫燕之所以不犯寇被兵者,以赵之为蔽于南也。秦、赵五战,秦再胜而赵三胜。秦、赵相弊,而王以全燕制其后,此燕之所以不犯难也。且夫秦之攻燕也,逾云中、九原,过代、上谷,弥地踵道数千里,虽得燕城,秦计固不能守也。秦之不能害燕亦明矣。今赵之攻燕也,发兴号令,不至十日,而数十万之众军于东垣矣。度呼沱,涉易水,不至四、五日,距国都矣[2]。故曰,秦之攻燕也,战于千里之外;赵之攻燕也,战于百里之内。夫不忧百里之患,而重千里之外,计无过于此者。是故愿大王与赵从亲,天下为一,则国必无患矣。

燕王曰:寡人国小,西迫强秦,南近齐、赵[3]。齐、赵,强国也,今主君幸教诏之,合从以安燕,敬以国从。于是赍苏秦车马金帛以至赵。

【注释】

[1]栗:原作粟,据鲍本及《札记》改。
[2]距:至。
[3]西迫强秦,南近齐、赵:《史记·苏秦列传》作西迫强赵,南近齐。今从。

【翻译】

苏秦准备组织合纵联盟,北上游说燕文侯说:燕国东边有朝鲜、辽东,北边有林胡、楼烦,西边有云中、九原,南边有呼沱、易水。土地方圆有两千多里,战士有数十万,战车有七百辆,战马有六千匹,粮食够吃十年。南有碣石、雁门富饶的物产,北有大枣、板栗丰饶的收成,老百姓即使不耕种,枣、栗的果实也足够人民吃饱。这就是所谓的天府之国’啊。国家安乐无事,没有军队被打败、将帅被杀戮的祸患,没有哪个国家能比得上燕国。大王知道其中的道理吗?燕国之所以未遭受敌兵侵扰,是因为赵国做了燕国的南面屏障。秦、赵发生五次战争,秦国两胜,而赵国三胜。秦、赵两国互相削弱了,而大王您以保全的燕国在他们的后边制约,这就是燕国没有受敌兵侵扰的原因。况且秦国要是进攻燕国,必须越过云中、九原,经过代郡、上谷,要接连走几千里的路程,即使得到燕国的城邑,秦国也料到本来不能守住。秦国不能侵害燕国也是明显的。如果赵国要进攻燕国,一发号令,不出十天,而几十万大军就可进驻东垣,渡过呼沱和易水,不到四五天,就可以兵临燕都。所以说:秦国攻打燕国,必须在千里之外作战;赵国攻打燕国,只在百里之内作战。不担忧百里之内的祸患却重视千里之外的敌人,没有比这更失策的了。所以,希望大王和赵国结成合纵联盟,诸侯团结一致,燕国就一定没有祸患。

燕王说:敝国是个小国,西近赵国,南近齐国。齐国和赵国都是强国。现在承蒙您的教导,组织合纵联盟来安定燕国,我完全同意参加联盟。于是,燕王赠送给苏秦车马、金帛而去赵国。

下一篇:燕文公时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型世言

《型世言》,全称《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》,是明末小说家陆人龙撰写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,约刻于崇祯五年(1632)。型者,模也,榜样之谓也,这是一部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