战国策

《战国策》也称《国策》,是一部独特的国别体著作,也可以说是一部独特的言论集、故事集。它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策士游说诸侯、国君的活动和说辞,以及一些相关史实和历史人物。它以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,反映了战国至秦汉之际的社会风貌和各国政治、经济、军事、外交方面的重大活动,生动记载了纵横家们的机智善辩、聪明智慧。
或献书燕王

【原文】

或献书燕王:王而不能自恃,不恶卑名以事强;事强可以令国安长久,万世之善计。以事强而不可以为万世,则不如合弱,将奈何合弱而不能如一,此臣之所为山东苦也[1]。比目之鱼,不相得则不能行,故古之人称之,以其合两而如一也。今山东合弱而不能如一,是山东之知不如鱼也[2]。又譬如车士之引车也,三人不能行,索二人[3],五人而车因行矣。今山东三国弱而不能敌秦,索二国,因能胜秦矣。然而山东不知相索,智固不如车士矣。胡与越人,言语不相知,志意不相通[4],同舟而凌波,至其相救助如一也。今山东之相与也,如同舟而济,秦之兵至,不能相救助如一,智又不如胡、越之人矣。三物者[5],人之所能为也,山东之主遂不悟,此臣之所为山东苦也。愿大王之熟虑之也。山东相合,之主者不卑名[6],之国者可长存,之卒者出士以戍韩、梁之西边,此燕之上计也。不急为此,国必危矣,主必大忧。今韩、梁、赵三国以合矣[7],秦见三晋之坚也,必南伐楚。赵见秦之伐楚也,必北攻燕。物固有势异而患同者。秦久伐韩,故中山亡;今久伐楚,燕必亡。臣窃为王计,不如以兵南合三晋,约戍韩、梁之西边。山东不能坚为此,此必皆亡。

燕果以兵南合三晋也。

【注释】

[1]苦:指担忧。
[2]知:通智。
[3]索:绳子类。这里比喻结合,联合。
[4]志意:思想。
[5]三物:指上文所说三事。物,事。
[6]之:代词,此。
[7]以:同已,已经。

【翻译】

有人上书给燕王说:大王如果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,那就不要嫌卑躬屈膝去投靠强国;投靠强国可以使国家长治久安,这是万世的良策。如果投靠强国却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,那就不如弱国彼此联合。弱国联合如果不能团结一致,那可怎么办呢?这是我山东六国担忧的原因啊。比目鱼不双双配合就不能游动,所以古人叫它们比目鱼’,因为它们两条鱼合在一起游动像一条鱼一样。如果山东六弱国联合却不能团结一致,那么,山东六国的智慧还不如比目鱼啊。又譬如车夫拉车,三个人分散用力,就不能使车前行,如果再联合二人,五个人合力拉车,就能使车前行。现在山东三国兵力弱而不能对抗秦国,如果再联合两国,就能战胜秦国。然而,山东各国不知互相联合,智慧实在是不如车夫啊。胡人和越人言语互不相通,思想观念互不相同,可是他们在波涛里同舟共济,则能行动一致。如今山东各国相互友好,应当同舟共济,秦国的军队打来了,若不能互相援救像一个人一样,那六国的智慧还不如胡人和越人啊。这三件事,人们都能够理解,而山东六国的国君竟不明白,这就是我为山东六国担忧的原因啊。希望大王深思熟虑。山东六国联合,他们的国君名声并不卑下,他们的国家可以长治久安,他们的士卒终究会出战,驻扎在韩国和魏国的西边以防备强秦,这是燕国的上策。如果不赶紧这样做,国家一定危险,大王一定有大患。现在韩、魏、赵三国已经联合,秦国见韩、魏、赵三国结盟牢固,一定会向南进攻楚国。赵国见秦国进攻楚国,一定会向北进攻燕国。事情本来有形势不同而祸患相同的。秦国长期进攻韩国,因此使得中山国灭亡;如今秦国长期进攻楚国,燕国一定要被赵国灭亡。我暗自为大王打算,不如出兵向南和韩、魏、赵三国结为军事同盟,约好驻守韩、魏两国的西边以防备强秦。山东六国如果不能坚决守住韩、魏的西边,那么,一定会被秦国全部灭掉。

燕国果然出兵向南和韩、魏、赵三国结为军事同盟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型世言

《型世言》,全称《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》,是明末小说家陆人龙撰写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,约刻于崇祯五年(1632)。型者,模也,榜样之谓也,这是一部..